
再過兩天,就是中國傳統佳節--春節了。每逢春節孩子們會領到越來越多的“壓歲錢”,壓歲錢是長輩給晚輩的一種祝福??墒?,孩子手上錢多了,家長又不放心,怕孩子沾上壞習慣。壓歲錢引發的兩代人甚至三代人之間的爭吵,已經成為不少孩子“成長的煩惱”。怎樣教孩子合理利用壓歲錢,又怎樣通過這個契機為孩子介紹基本的理財常識?
常見的幾種利用壓歲錢的方式
全部上繳型
樂樂老媽說:花了,沒認為是寶寶賺回來的,還不是我們禮尚往來的錢,別人給我們,我們也要給別人,給他存錢是另外的事,不想讓他以為那都是他的錢。
放任自由型
臭臭老媽說:讓孩子自己花吧。反正都是他自己的錢,他想買什么就隨便他了,過年難得高興。
家長輔助型
久久老媽說:我家寶寶的是從一出生到現在一直都由她自己存著,她自己保管著,她有自己的儲蓄罐。
理智理財型
昊昊老媽:開個帳戶給儲起來,作為教育基金。
小朋友們如何合理利用壓歲錢
這些從“從天而降”的紅包總是會引起不少父母的焦慮。怎樣才能幫助孩子合理規劃、使用這筆錢呢?
相信這幅漫畫很多小朋友都會遇到吧,也相信上面的話,很多過來人都很熟悉。顯然父母的做法不是明智的:一來,讓孩子空歡喜一場,眼看快開學了,弄個不開心,學習都受影響!二來,會造成親子間的一種不信任感,影響了家長在孩子面前的威信。但讓孩子自己隨便花肯定也不行!任其自由,只有一個結果就是:大手大腳,不懂得珍惜,也就談不上責任與感恩,更是禍害孩子。那還不如不要這個壓歲錢。
所以,上繳和放任都不是上策。真正的上策是:把壓歲錢變為教育子女的契機,讓孩子學會自主自律,感恩,培養正確的金錢與理財觀念。六到十二歲是兒童理財觀念培養時期,在歐美等諸多發達國家,家長都會在這個年齡段,開始培養孩子的錢財觀。